經由 Google Map/Earth觀察報@Sinica 廖泫銘 著 (日期為 2013/4/21)
潘國樑等人(2011)發表一篇學術文章:「小林埋村事件之還原—衛星影像判釋」航測及遙測學刊,16(1):63-78。以下圖文摘錄自該論文:
該研究所使用Google Earth上的衛星影像,取其具有多期影像的優點,容易立即轉換,極便於比較不同時間的地貌變化( Change Detection ), 同時又可輕易的進行影像縮放(Zoom-in and Zoom-out),在影像上還可快速的追蹤、區劃(Zonation)及註解。由於Google Earth 提供之小林村災後遙測影像距離災後時間點並不遙遠,而災後整體地形大致上未被人為破壞,且影像上之植生尚未復育,因此針對Google Earth所提供的災後影像,以人為方式進行判釋微地形的變化情形,進而推敲出小林村災害發生之始末。總體言之,Google Earth 在地理位置的精確度、地貌表現的忠實度,以及影像的可判釋力等還是值得信賴的。
如果將小林土石流的地形分區套疊在災前的衛星影像上時,可以發現其與原有地形非常吻合。由此證明,大規模地質災害大多在原地一再重現。因此利用衛星影像快速的檢出古土石流或古深層滑動,並且採取規避或棄離的措施,將可預防小林式埋村悲劇再度重演。
您可以在這裡操作的事項:
- 使用 Google 閱讀器訂閱 Google Map/Earth觀察報@Sinica
- 開始使用 Google 閱讀器,輕鬆掌握所有您最愛網站的最新資訊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